大咖河源论剑:5G时代,中国手机产业发展路在何方?

2020-11-09 17:08
42

11月5日,2020中国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颁奖礼在河源举行。活动当天,众多行业专家齐聚河源,共话5G时代手机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机遇。


倪光南:

加强产业链协作 携手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在主旨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以视频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题为《终端产业的自主可控与生态构建》的报告。他表示,中国5G正式商用一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影响,但伴随着防控新常态的发展,市场涌现了丰富的具有重大的抗疫防疫产品供应。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5G终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受到美国单边主义的打压,除了在5G芯片这些方面受到打压以外,现在还扩展到了移动应用,严重违背了全球信息产业开放协作的发展潮流,体现了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和生态构建的重要性。

倪光南建议,中国厂商要加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保证别人在卡脖子的时候仍有竞争力,同时要注意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在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内,会聚一大批围绕手机的上下游产业,加强产业链协作,携手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特别在信息通信领域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推进5G标准版本的制定工作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声音。

金双根:

5G时代终端应用需求十分广泛

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金双根在会上指出,5G时代的数字信息时空应用与终端创新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如在获取时空位置信息方面,可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及精准气象要素收集等领域。

5G依托大宽带、广连接、低时延的特点,能够随时随地提供无缝高速移动互联网,满足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应用需求,面向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智能传感器作为5G时代的智能装备应用,已在航天、测绘、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化发展、北斗导航全球卫星系统开通,5G技术与其他功能特性协作,可构建空间及一体化的导航通讯遥感体系。

金双根表示,未来5G时代,手机不仅用来通讯,还可成为智慧城市等场景应用的终端。未来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5G终端应用终究是硬件、软件的应用,需要关注产业在终端、软件和后端平台等多方面的创新升级。

李昌竹:

5G让数据在万物互联时代自由流动成为可能

华为消费者BG战略Marketing副总裁李昌竹作了题为《携手生态,共赢5G》的报告。他表示,回顾华为十年来的发展,其所有的技术储备、技术创新,都旨在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目前对5G的定义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连接系统,最核心的价值应在于它让数据在万物互联时代自由流动成为可能,有了数据的流动和设备的互联,才有可能基于端管云计算AI和行业的创新,能够给行业、用户带来崭新的体验。

李昌竹提出,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华为强烈地认识到5G的成功、芯片的成功必须要依赖整个产业的基石底座的成功,要有一个坚实的底座,缺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将会形成一个致命的短板。对系统芯片来说,半导体产业的基石是非常重要的。5G构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全场景互联、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有了5G技术的连接,人工智能的干预,云计算、大数据触手可及。对于每个终端用户来说,未来的大算力,包括无限使用的算力和无限使用的存储都是触手可及的,关键是加速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对提高整个社会、国家的运转效率、政府的管制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庞策:

中国产业链会给智能手机的发展创新带来巨大变化

GSMA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庞策作了《疫情下的全球5G及终端发展、挑战与创新》的主旨报告,就疫情下的全球5G及终端发展现状以及5G终端的后续创新进行分享。他表示,因疫情原因,移动运营商面临巨大压力,终端也直接受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方式发生变化,很多运营商开始加速推进5G网络建设,做网络覆盖,解决居家办公、远程医疗等问题。

终端产业链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他说,从运营商的视角来看,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音响等系列产品的需求趋于旺盛。因此在创新方面,运营商更期待更长的电池寿命、终端的设备厂商、相机拍照功能以及更大的显示屏。GSMA判断,到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里面会有25亿的连接通过eSM来实现,中国支持了可穿戴、物联网,相信未来也会支持终端方面的eSM。

陈丰伟:

赋能产业共振 共赢5G爆发

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撑中心副总经理陈丰伟以“赋能产业共振,共赢5G爆发”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现阶段“网络+终端+应用”已全面超预期,现已建成60万个基站,已具备全年建成超80万SA基础网络能力,5G终端数量超500款,5G重点连接数超1.5亿。如今,5G网络与中国电信全面共建共享,已开通5G基站33万+(5G总规模达38万+),其优势使覆盖加倍,速率加倍,载波聚合速率可达2.7Gbps,现5G网络覆盖350个地市。

陈丰伟建议,要加快推进5G终端实现手机5G化、制式通用化、价格民众化、终端泛在化,以云游电竞、高清视频直播、存储计算等丰富应用场景满足大众需求。5G技术演进推动终端创新,促使终端能力全面提升,人机交互升级变革,智慧应用全面融达,终端形式和形态将不断发生变化,硬件/软件的迭代升级将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

薛泉:

5G/6G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

IEEE Fellow、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华为“2012实验室”天线首席科学家薛泉以“面向5G/6G移动通信的毫米波技术”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以多维数字感知为前端、无线高速互联为桥梁、云端存储计算为后台作为万物智能社会的基石,我们现已进入5G时代,存在多方位的应用,5G+智能汽车、5G+边缘计算、5G+机器人等将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将以超高速、超低延迟以及大量设备同时连接的显著优点超越4G时代的应用。

薛泉强调,5G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毫米波技术,其创新性的成果包含带低噪声放大器、矢量合成移相器以及去变容管压控振荡器。以毫米波为载体的5G/6G无线通信技术是人工智能设计的核心使能技术,毫米波芯片关键元部件及收发系统的研究正在取得创新性的进展,毫米波封装天线的研究正在取得创新性的发展,由于毫米波段的波长比较短,天线整列小,能够使新一代的手机利用相控阵实现波束扫描和MIMO。随着经济的发展,5G/6G的毫米波技术也将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承载技术。

闫书印:

“5G+AI”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

紫光展锐集团副总裁闫书印表示,移动终端芯片是半导体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交叉的核心领域。当前,5G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整体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对工程实现的能力要求比较高。5G技术的相关芯片对功耗的要求非常高,对芯片工艺演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闫书印指出,5G技术代表连接,AI代表计算,5G产生的海量连接和数据需要AI去做相应的处理。“5G+AI”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将促使整个行业的升级及社会的系统升级,在汽车、工业、零售、互联网服务等各大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手机不光是AI的一个芯片,也是一个强大的边缘计算的平台。要重视AI基础研究,构建全球领先的AI能力,希望AI可以赋能千行百业。5G时代已经到来,5G时代不仅仅只是5G,还是5G与其他技术交融共存的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刘钧毅:

5G SA终端技术仍存在挑战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产品中心总经理刘钧毅在会上表示,SA是5G创新应用的基础环节,5G SA终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面临着多网络、多芯片的复杂兼容性挑战,以及功耗、稳定性等体验性问题。不管是ToC还是ToB的技术基础,包括网络和终端的全方位支持,都面临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5G SA新核心网架构中众多网元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核心网和无线、IMS、终端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这需要端网间开展大量的遍历性和兼容性测试验证,在测试中发现问题,最终达到稳定的SA商用品质。

刘钧毅表示,未来5G SA终端可朝着灵活网络切片、更好集成MEC、终端安全优势三个方向发展。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携手5G终端的产业链,共同探索相关的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和推进手段,保障5G用户的端到端体验,加快5G进展,推进SA芯片和终端快速成熟以及产业链的快速成熟。

陆义:

共赢5G时代 构建5G终端生态

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商副总裁陆义表示,当今是处于技术大爆炸的时代,手机更新迭代迅速。在5G时代,中小手机品牌依然拥有很多机会,中小手机品牌应面对变化,把握机遇。

陆义建议,手机行业应加强线上线下的融合。目前,就手机行业而言,没有突破线上占30%市场份额的瓶颈,线下市场份额占70%,因此线下必须往线上走。手机制造商要建立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构建5G终端生态。

陆义认为,在5G时代,中小手机品牌未来发展有三个层次:一是打造自己的精品,在5G时代形成自己的生态圈;二是能够对特定的行业,成就自己集成商的服务能力;三是形成一个商业模式的闭环,手机制造商只有利用5G技术、物联网才能真正形成社区服务的商业模式。

王宝林:

秉承用户至上服务理念 保护用户隐私安全

小米互联网一部系统安全部研发主管王宝林以“5G时代的终端隐私与保护”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

王宝林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保护用户隐私不被泄漏,和用户交朋友是小米的价值观。小米将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视为生存之本,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不断创新,给用户带来更加强大的隐私保护技术支撑。针对“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一痛点,MIUI 12推出了照明弹、拦截网、隐匿面具三项功能,这不仅是用户隐私保护的里程碑,也是对用户隐私重视的体现。

王宝林表示,小米在用户隐私保护技术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将本着透明、信任的原则不断提升隐私保护的服务质量,尽最大程度保护用户的隐私。保护隐私是用户的权利,也是我们的责任,小米坚信,只有做到对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的足够尊重和保护,才能换取用户对小米产品的长期信赖。他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发展、共同守护,一起重视用户隐私保护,将隐私保护落实到位。

李惠:

购买5G产品时要留意 权威部门的质量监测信息

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技术主管、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主管李惠围绕4G和5G检测技术要求、5G移动终端质量状况和5G移动终端常见质量问题分析等方面作了主题发言。他说,5G在用户体验速度、峰值速率、流量密度、空口时延和连接数密度等关键技术方面都要优于4G。李惠介绍,今年9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399万台,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0%。今年1月至9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08亿台,上市新机型累计167款。

李惠建议,消费者在购买5G移动终端产品时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仔细检查移动终端功能和操作是否正常,留意权威部门发布的商品质量监测信息,不要购买抽检不合格商品。

汪永波:

推动5G电话产品升级 实现互联互通

联通在线用户中心副经理汪永波以“赢在5G:5G电话的产品升级与产业链协同”为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会上,汪永波对“5G电话”进行了概念性解释,其优点具有ID互联、无需登录、优先级高、连接稳定、实名制用户数据。社交软件的开发非常充分,电信部门可利用标准化保住部分电话市场。除了语音文字外,社交软件还需要可以识别沟通对象、可以控制沟通对象、可以一对多沟通、传递个性化信息、传递等级和信用信息等功能。对于电信产品如何升级,汪永波提出几点建议:要建立行业产品标准化组织;国家定期召开产品标准升级研讨会;制定标准修订意见;全行业同步升级,产品互联互通,体验大幅提升,打破行业割据和垄断;国家推动通信产品标准国际化。

汪永波希望,各行业能相互协调、整合资源全力推进5G电话的产品升级,并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把握机遇、共同进步,共同推动5G产业链发展。

王均松:

游戏手机应对5G时代新挑战

努比亚硬件创新中心总经理王均松发表了题为《极致用户体验:5G游戏手机的设计和挑战》的演讲。他表示,游戏手机领域是对手机消费领域的进一步细分,体现了外观“要炫酷不要夸张”、操控“必须专门针对游戏设计”、性能“要强大更要稳定”的消费需求。

王均松介绍,5G技术带来了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环境,也对游戏手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游戏手机的颜值水准、散热架构,以及长时间高性能稳定性能否获得新突破,是当前5G游戏手机设计面临的挑战。对此,努比亚做出积极探索,如针对5G时代大型游戏、超清视频及应用的下载、安装和加载场景,开发出了具有专利技术的Magic Write闪存快速读写和性能优化机制,保证5G游戏手机稳定流畅的使用体验。同时,努比亚推出新机红魔 5S,首次采用目前世界上导热系数最高的金属银工艺(ICE Ag),起到了内外导热中枢的作用,并提供带有8000转风扇的冰风散热魔盒,让手机“冷静”下来。

赵典:

精巧设计让5G手机兼顾性能与颜值

vivo X系列产品经理赵典作了《“设计驱动”下的vivo X50系列》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进入5G时代,只有兼顾强劲性能与轻薄设计,才能真正消除用户痛点。在“设计驱动”下诞生的vivo X50手机,机身厚度仅有7.49mm,重量只有173g,正面搭载了一块6.56英寸的超薄柔性屏,这块屏幕采用了COP封装工艺,仅有2.8mm的厚度,整体屏占比达到92.6%,配合上R3圆角摄像头模块外观,相比其他机型具有更高的辨识度。

赵典表示,5G高网速、低延迟的特点,将会带动更多的用户观看、创作以及分享短视频,这将是5G时代手机用户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对手机拍摄的防抖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5G手机vivo X50的超感官微云台就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拍摄中的抖动问题。超感官微云台内置在手机内部,不仅可以在平面内防抖,也可以消除带旋转角度的抖动,满足用户对直播、短视频的拍摄需求。

张胜:

“5G+AI”为手机装上“超级大脑”

灵聚科技创始人张胜作了题为《5G终端AI之道》的演讲。他指出,当前5G技术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动力。5G技术让设备通信拥有更大的带宽与更高的时延,使得算法的速度更快,并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做好了数据铺垫。比方说,5G技术能帮助人工智能技术中的NLP技术实现智能语音交互,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的智商和情商问题,包括与人交互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决策能力、预测能力、学习能力等。

张胜表示,在智能生态服务上,“5G+AI”将帮助人工智能赋能手机、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商用服务板块等终端,实现多端触达,漫游协同,让“智慧大脑”更宽更大。其中,灵聚科技将基于Chatbot(即聊天机器人)技术,构建5G手机服务生态,比如不用点亮屏幕语音即可唤醒的智能助手,无需下载安装即用即走的快应用,都将使人机交互更接近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共同构建手机的“超级大脑”。




来源:河源日报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